瓷磚薄貼工藝起源于歐洲,相對于厚貼法而言的一種新的瓷磚鋪貼工藝,在基面將瓷磚粘結劑梳理成條狀紋理,采用揉壓定位,將瓷磚按順序進行鋪貼。
01、施工工具:
薄貼法使用瓷磚粘結劑,在傳統工具基礎上必須要有電動攪拌器和齒形刮刀。
不同規格瓷磚需使用不同尺寸的齒形刮刀。
02、基層要求:
基層要堅固,不得有松動、浮灰、裂縫、油漬、脫模劑等,否則要進行基層預處理。
03、平整度:
薄貼法對基層的平整度要求比較高,具體可參考GB 50210-2018《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》墻面平整度要求。
04、基層強度:
參考JGJ110-2017 《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》, 28d平均值 ≥ 0.4 MPa,單值不小于0.3 MPa。(采用強度等級M15以上抹灰砂漿),無粘貼面磚的基層拉伸強度要求:28d平均值 ≥ 0.25 MPa
05、瓷磚粘結劑攪拌與批刮:
攪拌
1) 將自來水加入攪拌桶,再將瓷磚粘結劑逐量加入,混合比例一般為1份水:4份干粉(具體需要參考產品外包裝說明),用低速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。第一遍攪拌要成為均勻的糊狀。
2) 水化(靜置)5-10min后進行二次攪拌3min左右即可使用,(水化后的粘結劑不可加水或干粉再次攪拌,否則影響粘結效果)。
注意:
1. 禁止在瓷磚粘結劑中添加水泥,沙子等任何外添加劑,否則會影響原有的粘結強度。
2. 攪拌后的瓷磚粘結劑應在2小時內用完,每半小時攪拌一次,使其保持較好的可操做性,已固化的粘結劑禁止使用。
基層批刮梳理(必須)
使用批刀將瓷磚粘結劑按照從下到上對基面進行壓實批刮,第一遍薄壓,第二遍厚批,批刮平均厚度不低于10mm,然后用齒型刮刀進行膠漿的梳理;刮刀面與墻面成45-60角梳理時,力度適中,梳理出的線條應高度一致,飽滿均勻。(建議單次批刮面積約1㎡左右進行瓷磚鋪貼)
薄貼的雙批法
對于尺寸為150mm*150mm以上的磚用此方法,在基層梳理基礎上,在瓷磚背面薄涂并壓實瓷磚粘結劑。
1、150mm-300㎜的磚要在磚背面薄薄抹一層膠漿,貼合面無需進行鋸齒梳理。
2、300㎜以上的瓷磚要涂一層膠漿且進行梳理成型,且梳理的紋路必須與墻面梳理紋路垂直。
06、膠漿厚度:
瓷磚粘結劑理論要求厚度為2-6mm,最大厚度不應超過10mm。
最大邊長≤100 mm的(馬賽克)陶瓷磚,用合適的齒型抹刀保證膠層厚度為2 mm;
100 mm≤最大邊長≤300 mm的陶瓷磚,用合適的齒型抹刀保證膠層厚度從2 mm逐漸增加到 6 mm;
300 mm≤最大邊長≤600 mm的陶瓷磚,需先用合適的齒型抹刀保證基面膠層厚度從4 mm逐漸增加到 6 mm。
07、瓷磚調整:
瓷磚在粘貼初期,可在1-2㎜范圍內進行平整度調整,在成排磚粘貼完后要及時進行測量與調整,施工過程中注意粘結劑的表面是否結皮,并且用十字定位器定位及預留縫隙。墻磚留縫的大小一般1-1.5mm左右,地磚留縫的大小一般1.5-2mm左右,特殊效果磚縫隙應適當加大,瓷磚須保留適當的縫隙,避免磚體膨脹導致變形。